欢迎光临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门户网站! http://www.nmgsports.gov.cn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网站旧版入口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工作动态>时政要点>正文
评《改革创新在路上——体育产业联系点发展典型案例汇编》
───
发布时间:2018-02-02 20:56    作者:李璐    浏览次数:     【字体: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  李璐 副研究员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我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是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升级的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体育产业作为幸福产业的一份子,整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分别达1.7万亿元和5494亿元,比2014年分别增长26%36%,“十二五”期间的平均增长率分别达21%19.9%,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由2014年的0.64%增长至0.8%。在产业规模增长的同时,为落实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35个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和10个体育产业联系点单位,明确提出各联系点城市要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创新任务,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2017年,各个联系点城市总结出体育产业发展若干不同类型的经验,凝结汇总为《改革创新在路上——体育产业联系点发展典型案例汇编》一书。案例汇编对政府推动工作和项目实施案例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总结和编排,是对我国现阶段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闪光点、增长点、创新点的全面展示。

我国一直是竞技体育大国。新世纪以来,伴随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强,打造全民健身的群众体育事业成为我国的重要政策之一。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并称为我国体育事业的两驾马车。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升级,市场机制体现出满足需求、配置资源和引导预期的强有力作用,市场上围绕健康健身、体育娱乐、赛事报道等体育要素的产业类型不断涌现,体育产业不断被广大消费者所重视,也不断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马拉松赛事为例,据估算,2015年与马拉松赛事相关的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实现了260%以上的爆发式增长。马拉松赛事由于外部效应明显,产业拉动力强、能够带来“城市名片”效果等,受到各地的广泛青睐。厦门国际马拉松赛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该赛事2.16亿元经营收入中,外来游客带来的就达到1.93亿元。2015年的昆明马拉松由47%的外地参赛者,杭州马拉松则超过60%,直接拉动了城市旅游、服务、餐饮、交通等行业的消费增长。

体育产业的发展不外乎几个重点要素:

一是体育运动场馆等设施要素。各地在加大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体育运动场馆的普及率不断增高,人均运动场馆面积还处于不断增加的过程中。与此同时,增加小型便利性场地、提高场馆使用效率将成为下一步提升设施要素利用率的重要任务。

二是体育组织与体育人才。我国人口众多,蕴含了体育人才储备的丰富土壤。人才需要组织带动和培养,人才和组织还将推动体育产业要素的改革和创新。以丛书中提到的温州苍南县为例,大力推动社会力量办体育协会,组织各类体育俱乐部,走出协会+公司+俱乐部发展道路,带动竞技体育改革和人才培养。

三是产业项目。不论是传统的赛事产业、用品器材产业项目,还是个性化的体育培训、健身、体育媒体、体育娱乐甚至体育时尚等项目,贴近市场需求的、具有群众号召力的就是好项目。丛书中提到的“体育+”项目以及与特色小镇融合发展的体育产业项目,都标识着体育与其他产业要素融合发展的趋势不断显现。体育产业投资方认为,足球、篮球、冰雪、场馆、媒体、培训、科技等每一个体育细分领域都可能产生市值上亿元的企业,随着经济发展带动体育产业进入加速增长阶段,政策、需求、资本三箭齐发也共同推动体育产业大爆发。

四是产业资金的支持。许多地区设立了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基金、产业引导基金等,丰富了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同时,资本市场也在不断物色具有生长力的体育产业项目,各地在不断探索政府推动、基金引导、资本扶持之间的有效结合路径。

最重要的要素是人气。黑龙江七台河、甘肃张掖等地通过发展群众性体育赛事,汇聚了人气,增强了城市活力,更是推动了产业发展。实现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城市公共服务等内容的融合发展,对区域政治稳定与团结、社会公共意识普及与提升、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文化都具有提升带动作用。

我国是人口大国,但还不是体育产业大国和强国,我国体育产业占GDP比重尚不足1%,体育产业发展仍然在路上。但是,我们脚踏实地地走出了符合群众需求、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趋势的独特道路,体育产业必将引领我国亿万人民群众不断走向健康幸福,走向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0
〖文章来源:国家体育总局官网〗〖责任编辑:付银春〗〖打印〗〖关闭





Copyright(c)©2013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主办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办公室承办
地址:内蒙古体育局 电话:0471-6397439  ICP备蒙ICP备1020063
内蒙古体育局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